[学会首页]  [关闭窗口]

 

北京大学周晓林教授学术报告

 

计算模型在社会情绪和决策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2018年9月21日12:30-14:30,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在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学,苏州市心理学会监事长张明教授主持讲座,心理学会理事长吴继霞教授,心理学会会员丁芳教授、学院冯文锋副教授、何华副教授以及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参加。

 

 

    周晓林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手段包括行为实验与眼动记录、基因检测与关联、脑电记录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主持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已在SC1、 SSC1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2015、2016、2017年度入选EI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榜单。

 

    讲座伊始,周晓林教授以“可可”与“苹果”为引,逐步深入到“能量”与“健康”的模型建造,提出“V=m*Energy+(1-m)*Health”,其中m为重要参数。当m变大时,说明个体更关注健康;当m变小时,说明个体更关注能量。有趣的开头吸引了各位老师和学生的认真关注。

 

 

    随后,以该模型为例,教授强调了评判模型好坏的三标准:一是该模型能够解释当前数据;二是该模型能够预测未来行为,并且具有高拟合优度、可重复性及普适性;三是认知过程可以通过该模型得到定量化描述。以模拟动态学习的过程为例,包括强化学习模型,不公平厌恶模型。周教授表示模型已然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而建立模型更是当代研究生应具备的重要科研素质。

 

    最后,周晓林教授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道德决策中他人受的伤害是否重于自己所受的伤害以及优势和劣势不公平厌恶的认知神经机制。分享过程提出,在分离具有相似的心理或神经加工机制的认知过程中需要掌握单独可变性原则,以分离优势和劣势不公平厌恶为例,加入人际内疚情境。

 

    提问环节,学生就计算模型中多变量的选择与纳入、厌恶情绪如何在社会(道德)决策中起作用等问题,提出疑问,得到周老师细致且耐心的解答。苏州市心理学会监事长张明教授总结学术研究要及时与新技术,新领域接轨,并不断提高科研要求,以追求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目标。

 

 

苏州市心理学会

撰稿人:黄聪慧

 

[学会首页]  [关闭窗口]
苏ICP备0800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