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首页]  [关闭窗口]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海峡两岸质性心理研究研讨会圆满闭幕

 

    2018年9月23日上午,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委会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燕良轼教授主持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海峡两岸质性心理研究研讨会闭幕式在苏州大学红楼会议室举行。

 

 

    闭幕式从“国家课题申请分享会”伊始,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舒跃育副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宏观视野与学科情怀》报告。舒教授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人性科学,却没有按照人的本质属性来发展适合自身独特对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照搬探究物的自然科学的客观实验方法。要使心理学健康发展,就必须认识到本学科旨在探究人性的历史使命,必须意识到心理学作为人性科学这个基本前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建立起符合人性本身的方法论、学科观、价值观,进而发展出具有独特学科价值的心理学。并进而阐述了申报课题要坚持学科情怀,申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杨阳老师的《谨终如始,自知者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体会》,讲述自己始终如一坚持申报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课题与努力的历程。

 

 

    紧接着,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罗文波教授做了题为《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机率的个人体会》的报告。罗教授主要从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重点与人才类项目、项目申报注意事项、项目评审注意事项、建议五个方面,向与会嘉宾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赢得了阵阵掌声。

 

 

    继而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南大学田良臣教授作了《学术水平与研究境界的契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体会》的报告。田良臣教授认为,元研究的出现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一般而言,一门成熟的学科总是会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诸如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为什么这样研究以及对本学科的现实处境与未来指向等问题特有的关照、思考、研究,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认识。

 

 

    心理学在关注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应当深入实际,给予需要的特殊人群以关怀。苏州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陈羿君教授就给大家带来了题为《关注特殊群体,长期深度探索---国家社科申报心得》的报告。在报告中,陈教授强调国内学者可以尝试申请国外基金同时多关注弱势群体,另外陈教授也分享了自己非常看重不同学科学人的经验,其它学科的人看得懂,才说明自己写清楚、写明白了。

 

 

    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心理学会质性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来自海南大学的傅安国副教授,他给大家带来了《关注公众需求,回应社会现实:质性心理思维下的国家社科项目申报的感悟》,傅安国教授近年来主持了国家扶贫项目,提出心理扶贫不容忽视的观点,并在实践中予以证明,其建言献策接连两次被省级领导所批示。

 

 

    临近尾声,云南大学的刘将老师作了题为《心态与时代的二重奏:心理学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可能路径与个人体验》的发言。发言分为三部分:一,心态与时代:选题缘起与思路;二,深度与广度:学科依托与延展;三,理性与感性:论证逻辑与表述。刘教授申请的项目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其特色是兼具民族性、地方性、时代性。他说,好的学术一定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终点,它不仅能够让人们单纯到此一游、徘徊徜徉,而且能够沟通此岸与彼岸,以渡求知者。

 

 

    最后,大同大学的贺腾飞副教授的《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个人体会》,从国际视野与时代需要分享了自己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的历程与体会。

 

 

    接着,以来自苏州大学的江波教授作《<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办刊情况介绍》结束。他从学报的办刊历史,办刊理念,收稿和用稿标准,一直谈到学报所获荣誉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奋斗。江波教授的激情发言,得到了与会来宾的衷心祝福,希望苏大学报越办越好,创百年品牌,树百年名刊。

 

 

    最后,在主持人郑剑虹的祝词声中,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闭幕式圆满闭幕。正如武汉大学钟年教授所说:大会没有闭幕,是结束!大家将结在一起束成一股,法古今,讲质量,把握度,重价值,运用另一种智慧,拓展新的领域!

    会议最后在“期待下次相见”的道别声中结束。
 

苏州市心理学会

撰稿人:沈怡佳

 

[学会首页]  [关闭窗口]
苏ICP备0800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