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首页]  [关闭窗口]

 

华人视觉科学研讨会7月9日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举行


    2013年7月9日,华人视觉科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学术会堂举行。这个为期一天的会议共有16场国际前沿研究报告。上半场的8个报告上午8点30分开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何生教授主持了会议。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系吕忠林教授进行了首场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快速方法:心理功能的贝叶斯自适应估计”。从吕教授的报告细节可知做学术研究不仅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耐心。吕教授的报告结束后,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医学研究助理教授、脑与意识实验室主任谢伯让报告了“二视觉和决策的视神经因素”的研究,谢教授的表达十分清晰流畅,让大家深刻理解了高级认知的决策机制。之后,北大特聘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北京大学心理系的李晟教授报告了“三人脑中注意和工作记忆的奖励调制”,报告结束后,有不少在场听众向李晟教授提出了问题,与李晟教授共同探讨他的研究。紧接着,来自中国台湾医药大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简惠玲教授为大家呈现了“婴儿视角的视觉世界”,简教授的报告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含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而且介绍了研究婴儿视觉的常用方法,如looking time,其中展现的几个婴儿研究的录像为严肃的会场带来了阵阵笑声。随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洪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海东、北京师范大学杰青获得者教授李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周逸峰教授分别为大家做了“自组织模型知道对初级视皮质中功能图谱的实验”、“腹侧通路的运动机制”、“持续的感知训练提高VI编码效率”、“改善视觉功能中的知觉学习”的报告。最后,现场听众与报告者的互动将会议报告推向高潮,11点35分左右,上午的报告圆满结束。
    7月9日下午一点钟,研讨会继续举行。台湾大学的叶素玲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下午的第一场报告,报告的主题是“语义一致性声音提高视觉无意识加工过程”。叶素玲曾获国科会杰出研究奖、台湾大学教学杰出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叶素玲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她和她团队的研究成果,形象生动的呈现了“视听模型”,令大家印象深刻。叶素玲教授报告之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百人计划获得者蒋毅教授做了题为“检测缺乏全局设置的生命运动信号”的报告,向大家展示了以“light point walker”为实验材料探讨的生命运动信号的研究。之后,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孙弘进教授报告了“3D空间的视觉运动过程”,香港大学心理学系认知心理学副教授李藜报告了“光流的感知通道”,日本RIKEN脑科学研究所脑认知影像实验室副主任程康教授报告了“人类视觉皮质的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北京大学的杰青获得者方方教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视觉拥挤的神经机制”,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孟明教授做了“在梭状回面孔区对视觉特征和面孔的不同的表征机制”,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报告了“面孔识别的脑机制”的研究,研究揭示了人脑相关区域是如何分工协作又相互作用,从而完成面孔识别任务的奥秘,而且发现了人类面孔识机制的发展性,这对面孔识别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学术报告在与会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整场报告学术氛围浓厚,虽然每场报告的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精彩、研究水平高。而且每场报告结束后,大家都积极向报告者提问,与报告者共同探讨研究内容,将报告推向高潮。(肖君宜)
 

 

 

 

 

 

 

(2013-07-09苏州心理学会研究生分会)
 

[学会首页]  [关闭窗口]


苏ICP备08000673号